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圖像存儲與傳輸系統,和醫院信息化及數字化的目標緊密關聯,它是專門為現代化醫院的影像管理而設計的包括數字化醫學圖像信息的采集、顯示、處理、存儲、診斷、輸出、管理、查詢、信息處理的綜合應用系統,是以數字化診斷(無紙化、無膠片化)為核心的整個影像的管理過程。
PACS系統的應用取代了傳統的膠片庫,實現了醫學圖像的計算機管理;分布式醫學圖像數據庫更合理的實現了醫學數據共享;靈活的分層存儲策略實現大容量影像存儲,采用磁盤陣列、磁帶庫或光盤庫實現在線、近線存儲;可接入遠程醫療系統來實現遠程會診。
² PACS的重要意義:
PACS——建設現代信息化醫院的重要環節
PACS,即圖像存檔和通信系統,是信息技術在醫院影像科室的具體應用,是整個醫院信息化的重要環節。
在PACS中,計算機信息流取代了膠片和紙質診斷報告之類的硬拷貝,醫學影像和診斷報告通過計算機網絡傳遞和共享,影像科醫生和臨床醫生在計算機終端上瀏覽圖像、做出診斷、輸入診斷報告,必要時可以通過遠程網絡邀請外院甚至外地專家進行會診。 PACS為醫院節省資源(膠片及相關的耗材十分昂貴,還要占用大量存儲場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杜絕膠片和診斷報告的丟失,方便病人相關資料的查找)、提高工作質量(影像科醫生可在PACS終端上對圖像進行各種后期處理,提高圖像的診斷價值)。
1)、與HIS的集成。
2)、利用Internet,實現遠程診斷。
3)、注重信息安全。
² PACS系統建成后為醫院帶來的效益:
1、對于管理
Ø 釋放用于存儲膠片和記錄的大量有價值空間
Ø 提供更多醫生網絡化協同工作的能力
Ø 實現資料統計的自動化,有利于科研
Ø 對科室成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科學統計,提高科室管理
Ø 規范診斷報告,生成電子病歷,為病人提供查詢服務,增加用戶影響力
2、對于臨床
Ø 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從放射科獲取病人圖像信息的途徑
Ø 通過與周圍醫生的聯合提供更多的醫療服務
Ø 使臨床醫生更悉心照顧他們的病人
3、對于醫生
Ø 方便,在家或辦公室即可讀片,不用擠在集中讀片的地方
Ø 快速得到病人的以往膠片
Ø 多種圖像,如超聲/CT/MR等圖像可以直接參考對比
Ø 影像可以永久保存,不會發生丟失現象
Ø 直接得到無失真的圖像用于學術交流
4、對于病人
Ø 減少住院時間
Ø 更快的診斷和治療
Ø 同時參看多次檢查結果
Ø 更快的報告時間
Ø 能夠得到專家的服務
5、對于醫院
Ø 共享輸出設備,節省設備投資
Ø 減少/消除重復工作
Ø 不再丟失病人檢查資料和膠片
直接效益:
采用了PACS系統后,醫院將以往留底保存的病人膠片,改存儲在CD-R等光存儲介質中,實現了管理無膠片化,降低了科室的經營成本。此外,管理無膠片化同時減少了激光相機和洗片機的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洗片藥水的消耗,有利于保護環境,減少膠片存儲占用的空間。
² 醫院PACS設計原則
根據醫院的總體要求以及PACS自身的規律性,并充分考慮靠PACS系統的工作流程及數據庫結構特征,我們在設計醫院PACS時,將遵循下述設計原則:
1、標準性原則
賽優PACS系統遵循DICOM3.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3.0)國際標準,并符合衛生部《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要求,同時按照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進行開發與系統實施。
2、經濟性原則
充分利用醫院現有基礎設施、設備和信息技術資源,保護醫院原有投資,同時全面考慮系統升級時對現有設施的利用,保證用戶在系統中的投資及實現其價值的最優化。
3、整體性原則
遵循硬件、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及用戶界面的整體設施部署原則,全面體現PACS系統功能,實現醫學影像信息全院共享。
4、科學性原則
賽優將采用成熟的、先進的、開放的及符合國際標準的系統結構、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并遵循PACS建設的一般規律,以保證系統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5、擴展性原則
賽優PACS將充分考慮到醫院未來發展后續所產生的可能需求,在不改變總體設計結構的前提下,醫院新的需求可順暢進入系統?蓴U展部分包括服務器以及存儲系統,未來新購置設備接入PACS,各應用工作站的擴展,預留的數據接口保障軟件系統的融合等等。
6、醫院網絡拓撲簡圖
醫院PACS網絡拓撲圖
² 賽優PACS系統簡介
SY-PACS是賽優公司經過多年潛心開發的,公司與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聯合,經大量的需求調研,積累了圖像處理技術和先進的圖像存儲與傳輸技術,并先后在雞西礦總院、河北省醫科大附屬醫院、長治市人民醫院等多家醫療單位投入使用。
SY-PACS系統是集影像采集傳輸與存儲管理、影像診斷查詢與報告管理、綜合信息管理等綜合應用于一體的綜合應用系統,主要功能有:
Ø 遵照國際IHE標準流程設計,全面支持DICOM3.0和HL7國際標準;
Ø 可支持DICOM3.0、標準視頻、非標視頻影像設備的圖像采集和處理;
Ø 模塊化設計,開放式的系統結構,組合更方便;
Ø 支持DICOM3.0圖像的獲取、存檔、傳輸、顯示、處理、打印、刻錄備份等;
Ø 完善的RIS系統,具有預約、登記、排隊、收費、診斷報告、查詢、統計、管理等功能;
Ø 豐富靈活的診斷報告模板,滿足個性化需要,快速生成診斷報告單;
Ø 全中文的操作界面,操作方便,系統性能穩定,可擴展性強,易維護;
Ø Windows操作系統,兼容性好,便于醫生及管理員的日常系統維護;
² 賽優PACS系統工作流程
1、工作流程設計原則
Ü 注重原有工作特征
注重影像中心現有工作流程,結合不同影像檢查特點,在遵循PACS基本規律的前提下,工作流程的設計盡量符合影像中心現有工作特點,同時進行優化設計。
Ü 保證影像質量
在影像獲取、存儲、顯示及處理過程中,以保證診斷應用為質量為標準
Ü 保證影像傳輸速度
考慮到診斷過程的實用性要求,滿足快速調影像資料
Ü 優化管理模式
結合網絡系統優勢特點,加強科室人員、物質、費用的管理功能。
2、檢查過程工作流程
醫院中以圖像為主要診斷參考的檢查過程主要包括了:檢查申請、預約與安排、檢查登記、檢查、圖像存儲、書寫報告、審核報告、報告發送、報告閱讀等幾個環節。在每個環節中都可以用相應的計算機系統、軟件或模塊進行信息處理工作。
1)、檢查申請
此環節發生在病房或門診等臨床科室,是檢查信息處理系統或PACS之外的系統。主要工作是向執行檢查的醫技科室提出正式的檢查申請,說明病人的臨床一般情況、檢查的目的和要求。此環節生成檢查申請清單,臨床科室并可將病人的信息及一般情況提前發送至執行檢查科室的工作站。
2)、預約與安排
根據預約排隊信息、檢查申請清單,安排病人的檢查日期、檢查時間和檢查地點。在預約和安排過程中完整記錄病人的基本信息,這些信息可從上游流程獲取,也可直接進行信息錄入?僧a生檢查所必要的準備要求和書面文檔及相應標簽。此環節產生檢查工作清單傳送到下游流程,同時將預約狀態傳送回上游流程。
3)、檢查登記
在病人到達后執行,將檢查清單中的狀態修改為開始檢查狀態,正式啟動檢查過程。此產生檢查設備所需要的工作單(Modality Worklist, MPPS等)。收費操作可在此環節進行。
4)、檢查
根據檢查工作單將數據傳送給檢查設備,執行檢查,產生檢查圖像,調整默認的圖像窗口,選擇輸出圖像,對圖像進行質控處理,將圖像傳送給存儲設備。此環節完成后將檢查清單中的狀態修改為完成檢查狀態。
5)、圖像存儲
主要用于檢查完后,質控醫生對拍片技師所拍的圖像進行圖像質量評定,標記廢片,可以對圖像進行處理,刪除不必要的圖像,使報告醫生能更好的理解圖像,提高診斷質量。只有通過質控后的圖像才能讓報告醫生觀看。
可查看病人的信息,核對圖像的正確性(即部位、方法正確),圖像與病人是否對應?梢髾z查醫生重拍或補拍,記錄重拍、補拍原因。
6)、書寫報告
可通過模板、詞匯等多種方式協助醫生輸入診斷報告。
7)、報告審核
當報告完成后可打印報告,使審核醫生能夠及時的審核報告,并及時通知報告醫生審核是否通過及提示報告醫生觀看審核意見。
8)、報告發送
發布報告到醫院網絡中供其它科室查閱。
9)、報告閱讀
此環節發生在病房或門診等臨床科室,提出申請的醫生通過系統提供的工具閱讀檢查報告和圖像。

檢查過程工作流程圖